邵必貴,男,194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關工委主任。2007年退休后謝絕多家企業的高薪聘請,放棄頤養天年的舒適退休生活,毅然挑起縣關工委主任這一重任。關工崗位15年來,他不顧年高體弱、不分嚴寒酷暑,常年開展紅色宣講,關心關愛未成年人成長。先后4次代表霍山縣關工委進入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并介紹經驗,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安徽省“離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動之星”、“安徽好人”、“安徽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稱號。
勇挑工作重擔 初心不改發余熱
2007年,邵必貴走上縣關工委主任新崗位后,面對很多困難和問題,他深感肩上擔子重、責任大。面對特殊留守兒童、病殘青少年,心急如焚。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人緣好、威望高的優勢,不分酷暑嚴寒走街串巷,下村入戶,主動上門,與退休老同志、老干部及村上有威望的老黨員促膝談心,宣傳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動員老同志們按照“就近就地、發揮特長、量力而行”的原則加入關愛組織,并積極爭取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縣關工委解決了辦公用房,配備了工作人員,增添了辦公設施,建立健全了關愛制度,規范了各項工作機制。目前,全縣關工委組織達到393個,形成網格化全覆蓋。
邵必貴為霍山縣公安局參加夏令營的警娃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奉獻關工崗位 舍棄小家為大家
作為一名有著52年黨齡的老黨員干部,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當好“領頭雁”。2019年5月28日,他老伴在縣醫院查出腦瘤,急送北京301醫院做手術。然而,就在手術前一天,他得知省及宿州市、六安市關工委領導到霍山縣調研指導工作,同時還有合肥市、渦陽縣、舒城縣請他去做報告。他思考了半天,硬著頭皮向老伴全盤托出要回去的想法。老伴聽后沉默了一會,流下淚水輕聲地說:“老邵,昨天給我主刀的張主任術前談話你都在場,我71歲老人做開顱手術是有一定風險的,難道你關工委工作比我命還重要嗎?”邵必貴低頭不語,心里滿是內疚,一邊是老伴,一邊是工作,何去何從?老伴看出了邵必貴的心思,不忍他為難,于是對他說:“你還是回去吧,我留得住人,留不住心。關工委那么多事還指望著你,不能因為我而耽誤,家事讓公事也是應該的,回去把你的工作干好,這樣我也更放心?!鄙郾刭F握著老伴的手說,“我相信手術會順利成功,我速去速回?!北氵B夜乘車回到了霍山參加第二天的工作匯報。
2021年初,老伴因腦瘤復發,一直在重癥監護室治療。正月初七一早,邵必貴又和往常一樣到辦公室工作了。2021年4月2日,邵必貴按計劃準備為霍山二中2000余名師生作宣講,就在宣講前一刻,他接到醫院的電話,老伴病情加重,等邵必貴趕到醫院,老伴已停止呼吸?!岸嗄陙?,她一直支持我做好每一項工作,沒趕上見老伴最后一面,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鄙郾刭F含淚說。
講好黨史故事 紅色基因永相傳
邵必貴的爺爺邵立伍、姑奶奶邵立芹都壯烈犧牲在戰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父親邵行彬是一名16歲投身革命的“紅小鬼”。他和哥哥從讀書到成人都是烈軍屬助學金供養,哥哥入伍參軍,入黨提干,他本人也在大學剛恢復招生時,推選到六安師訓班學習,并同時入黨。
作為一名老黨員,邵必貴深知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退休后他仍然弘揚正能量,宣講工作忙,特別是他結合自己家祖輩兩位革命先烈、三位老紅軍和連續四代都從軍的革命家史,堅持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邵必貴喜歡用“鄉土式”“互動式”“引經據典、講故事”等方式來生動、直觀、形象的表達要傳遞的信息和內容,非常接地氣、有新意、受歡迎。他的經典式的“想想祖國發展史,珍惜今天好時光;想想祖輩革命史,堅定信念心向黨;想想個人成長史,永遠感謝黨培養”,這“三個想一想”令無數聽眾記憶猶新、回味無窮、思悟深刻。
邵必貴給同學們講紅色故事
近年來,他共做了200余場報告,從學校講到縣直,從鄉鎮講到企業、從兄弟市縣區講到省直單位、從軍營部隊講到省城合肥、從大學院校講到省市縣三級黨校,都收獲了好評和陣陣掌聲。從六安皖西賓館講到首都京西賓館,從縣政府禮堂講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他無私奉獻、高風亮節,拒收講課費,實在無法拒絕的就捐贈給貧困學生和群眾,多年來共捐贈講課費15萬以上。
2013年12月,邵必貴患直腸腫瘤大出血近千毫升,昏迷三天三夜后,急送北京做了近七個小時大手術,剛出院時,縣二中校長也不知道邵必貴才做過大手術,三次請他為師生做報告,并說每年寒假前總結大會學校師生最愛聽他的報告。信任難卻,他瞞著校方、掛著導尿管去作了一場生動報告,贏得2800名師生多次掌聲!2020年9月3日,他因腸道問題在解放軍福州總醫院做了5個小時大手術后,出院僅一個星期,在手術未拆線情況下就堅持上班,由于全麻嗓子受到影響,說話聲音嘶啞,為擴大音量就只好用三個話筒,堅持為3000多名黨員干部企業家和師生做報告,讓大家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倍加感動。
關愛未成年人 一片丹心育新人
邵必貴同志對關愛未成年人始終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他善于抓住關鍵節點和契機加強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宣傳。邵必貴特別關愛留守兒童,他每訪一個鄉鎮,就記下一串姓名。他們中大多的孩子不缺吃喝缺歡樂,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厭學。他呼吁辦好留守兒童活動室,落實好“互助、互教”活動責任人,要求“五老”從我做起,擔當起“愛心爺爺奶奶”。他本人的各類獎金,全部都捐給了留守兒童作親情電話費,帶動了全委捐出上萬元留守兒童電話費。
2016年,霍山縣與兒街鎮未成年人傅某被壞人威逼參加了犯罪團伙,邵必貴得知事情原委后,考慮到其未成年又是被脅迫犯罪,便為其尋找司法救助。傅某緩刑歸家,邵必貴多次上門與他談心,并資助他1000元,讓他參加培訓班學習電商經營,傅某從此有了工作技能。后來,傅某購買了汽車,還帶著從小將他養大的爺爺奶奶到上海、南京旅游,成了當地“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典型。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夕陽最紅,晚霞最靚。邵必貴用紅色的基因、歲月的陳釀、丹桂的清香,為了下一代,無私滋潤著這片熱土,散發出陣陣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