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趙大堤,男,漢族,霍山縣漫水河鎮萬家山村老林寨組人。1933年5月出生。1950年參軍,1951年加入中國志愿軍,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4月退伍回鄉后,先后擔任道士沖鄉政法委員兼信用社主任、歇馬臺公社主任、船倉中學校長等。1964年任下埠河村書記,直至1998年退休,深耕基層34年。退休后,趙老退休不退色,繼續為鄉村建設發揮余熱。
正文:
1951年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尚未成年的趙大堤義無反顧的加入了中國志愿軍。1952年正月十五,此時全國人民還在歡度新年,趙大堤已跟隨部隊從合肥出發入朝抵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朝鮮的氣溫遠比想象中更加寒冷,零下三十度的低溫,讓趙大堤這個南方人瞬間感覺血液都凝固了。來不及顧及身體上的寒冷,便直接奔赴戰場。戰場是殘酷的,打起仗來更是沒點,常常一整天喝不上水,幾天只吃得上一頓飯。再后來,由于物資無法運輸到前線,僅剩的干糧也吃完了,戰士們只能吃皮帶、吃草皮、草根,渴了就隨手抓起一把土塞進嘴里,嚼一嚼再吐掉。上甘嶺戰役的一天晚上,敵機呼嘯而來,輪番俯沖轟炸。10多分鐘后,炮火也傾瀉而來……在戰斗結束后,趙大堤跟著部隊返回營地,卻越走越慢,戰友問他怎么了,他說許是戰壕里趴太久,腿麻了,沒事,繼續走吧。又走了會,趙大堤感覺到靴子里進了水,戰友拿出手電筒一照,這哪里是靴子進了水,是鮮血裝滿了整個靴子溢了出來,燈光順著流淌的血一路往上照去,才發現原來不知何時大腿中了槍。在一次執行押運彈藥任務時,軌道前方突然出現特務,為保障物資安全,戰士們緊急跳車投入戰斗,2天沒有吃過東西的趙大堤跳下火車時腳底一滑重重的摔在了鐵軌上,頓時胸口撕裂般的疼痛,他強忍著、掙扎著站了起來,將槍再一次對準了特務。等到擊退了特務時,趙大堤才渾身癱軟的倒下了。等到再次醒來,趙大堤已經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他張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醫生解釋到,“肋骨對斷了,還好沒有扎到肺,好好調養就行了。休息一段時間就可以說話了,安心養病吧?!边@一休息,趙大堤就是整整七天七夜無法說話。
1957年4月份趙大堤退伍回鄉后,根據組織安排先后擔任道士沖鄉政法委員兼信用社主任、歇馬臺公社主任、船倉中學校長。1964年3月,趙大堤接受組織安排,為下埠河村(現已并為萬家山村)支部書記,直至1998年離任。作為村書記,舍小家、顧大家,一心為群眾,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他的腳步遍布村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戶家庭。一年夏天,正在村里查看災情,突然聽到孩子的哭喊聲,他立即循聲而去,奔到近處,發現孩子被土蛇咬了,他不假思索,立刻脫掉孩子的鞋子,俯身用嘴對準土蛇咬傷處,用力吮吸,一口、兩口、三口……他的嘴角漸漸浮腫起來。后來,他背起孩子,跑到鄉醫院,此時的他嘴腫像個大喇叭,已不能講一句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他帶領村民,修建水塘、開墾農田,他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每月在統計公分的時候,他都要補貼一些給勞動力少而負擔重的家庭或者是鰥寡老人。下埠河將村一分為二,村小學在河北岸,有的孩子讀書從南岸到北岸要繞道十幾里路,雨天漲水就無法通行,作為村支書,怎能吃得安穩,睡得踏實?趙書記奔走呼告,要項目、籌資金。一天到縣里去籌措經費,為了150元他等到了傍晚,可是,第二天還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怎么辦?“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庇谑?/span>他連夜從縣城趕回六十公里的家,到家時,天已拂曉。他利用籌集到的錢,積極組織村民,出工的出工,出料的出料,自己帶頭干……6間瓦房的豐家灣小學就這樣建成了,學校建成了,身子卻垮了。1993年,年過花甲的趙大堤,到了退休的年紀,群眾聽說趙書記要退休,一致請求他繼續留任。趙書記拗不過,一干又是6年。6年里,他并不因自己的年高自居,也并不因自己的體弱推諉工作,一如既往,鞠躬盡瘁,帶領群眾修路、建橋,發展農村經濟,下埠河村一度成為漫水河的首富村。
“職務退了,但是黨員的義務還應該繼續”,這是趙大堤經常會講的一句話。退休后的趙大堤依然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他退休不退色,履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趙大堤家住在老林寨組,是萬家山村一個很偏遠的居民組,上面住著18戶人家,沒有路,是鄉親們最無奈的事,出行不便,經濟作物也運不出去。退休后的趙大堤找到居民組長:“一定要給鄉親們修條路”。說干就干,當時70多歲的趙大堤就奔波在老林寨各家各戶的路上……村民組會上,因為修路涉及山場,趙老主動表態:“只要能把路修好,我家的山場隨便挖!”有了老書記的帶頭,其他鄉親也紛紛表示為了修路不再計較山場。在趙大堤的帶動下,老林寨終于有了唯一一條機耕路,趙大堤家的山場毀的最多。2017年村里成功申報硬化項目,對道路進行拓寬硬化,趙大堤再次無償提供山場。事后有人問他,山場毀了這么多也不要賠償不是很吃虧嗎?趙老回答:“全隊六七十人都等著一條路,我家毀掉些山場算什么,我是個共產黨員?!?/span>
“老書記雖然退休了,但是一直心系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對村黨支部黨員的發展很關心,多次囑咐我要注重年輕黨員的吸收,并且會時常向我們推薦年輕優秀的發展對象”萬家山村婦女主任周霞如是說。周霞同志自在萬家山村委任職以來,一直包保老林寨組,平時與趙大堤的接觸最多。這個在村里干了34年的老書記,雖然離了崗,但是時刻緊靠組織,為基層黨組織發展發揮自己的余熱,致力于做好新老村干部、新老黨員的傳幫帶工作。自1998年從村里離任,趙大堤依然堅持參加黨組織活動,23年從未間斷,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的腿腳已經不能長期行走,他便拄著拐棍去,家人勸他,他嚴肅道:“我是個共產黨員,只要我還能動,我就要履行黨員的義務,我就必須要參加黨的活動,我想見見老同志,更要見見新同志?!痹诿看蔚狞h的活動中,趙大堤總是主動跟新老黨員同志打招呼,并且多次在黨員大會上跟新吸收的黨員同志分享自己的抗美援朝的經歷,宣講黨的發展歷程,教導新同志要牢記歷史,不忘革命先烈的犧牲奉獻才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激勵他們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第一次跨過鴨綠江,當火車快要到對岸時,突然停了下來,廣播里傳來:‘同志們,請你們打開窗子回頭看一看,我們和祖國的河山分別了!”這是趙大堤正在為漫水河鎮的青年干部們講述他的紅色故事。趙大堤半個多世紀的經歷,是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的鮮活事例。喜迎黨的百年華誕,今年88歲的趙大堤主動擔任黨史學習教育“百姓宣講團”的志愿宣講員。工作人員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趙老信心滿滿:“我的身體還硬朗著,以前我也經常為家門口的孩子們講紅色歷史,現在有機會給更多的人宣講,我一定要去,我想讓更多年輕人能記住戰爭時期無數烈士的犧牲奉獻,不忘歷史?!?/span>88歲的趙大堤就這樣一趟趟地乘車在鄉間水泥路上顛簸半個多小時,拄著拐棍,來到西鎮暴動紀念館、來到中心學校、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一遍又一遍地為年輕黨員干部、為青少年學生、為當地百姓再現黨的發展進程,展現保家衛國烈士的犧牲奉獻,語重心長地告訴下一代:今天的好日子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千萬不能忘本,要永遠銘記那段艱辛的過往,要珍惜并且守護好今天的幸福生活。
這就是趙大堤,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時期,不顧個人生死奮然參軍,投入戰斗,多次經歷生死危亡而初心不改;在復員回鄉任職后,深耕基層34年,堅守崗位,帶領鄉親修水塘、開耕田、修路架橋,發展產業,全力以赴脫貧致富;離休后,老驥伏櫪,退休不退色,在鄉村建設中發揮著余熱,堅持將自己半個多世紀的親身經歷搬上課堂,將紅色生動再現,教導青年干部、學生不忘歷史、永葆初心、不斷前行,勇擔時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