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李芳蘭 ,女,漢族,1952年出生,霍山縣衡山鎮文峰社區新村小區退休黨員。
事跡簡介:李芳蘭,年近七旬的退休黨員,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對黨、對群眾的熱枕,在疫情防控期間,她堅持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穿梭于各個小區、卡點等,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物資。
正文:
2020年元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悄悄打響。
“我叫李芳蘭,是一名老黨員,我自愿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請組織上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即刻就可以上崗……”當聽說社區防控工作人手不夠的消息時,她主動打電話給社區工作人員。已經69歲、有著40年黨齡的李芳蘭第一時間向所在的文峰社區黨支部主動請戰,要求加入疫情防控工作隊伍。
那個時候,小區封閉,居家隔離……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特殊時期。多一個人手多一份力量。本來可以像其他居民一樣享受在家“躺平”的清閑,但她卻每天從早上七點忙到晚上九點,跟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穿梭于各個小區、卡點,為值崗人員送物資、幫助登記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發放口罩和消毒液,到樓道小區張貼公告,散發疫情防控宣傳單,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生活用品。
高風險區返霍來霍人員是防疫的重點關注對象,根據防疫工作安排,她每天兩次上門排查、做體溫檢測:“去過湖北,到過外地嗎?”“家里有沒有外來人員?”“最近發熱咳嗽嗎?”這在旁人眼里極為平常的幾句話,她卻要每天重復無數遍。但正是這一句句看似平凡而又普通的問話,卻實實在在安了大家的心。
在那段最漫長的日子里,時間像流水一樣悄悄流逝。疫情卻因為一個又一個零星偶發,令人揪心焦心。面對長時久日的摸排卻收工無期的工作,個別志愿者一方面擔心自己被感染,另一方面擔心疫情遙遙無期,便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李芳蘭卻依舊每天堅持做上門工作,毫無怨言,從沒說過一個“不”字。她說:“我做事,雖然不敢講完美,但我敢拍胸脯保證,能夠有始有終,做到不少不漏?!痹?span style="line-height: 28px; font-family: Calibri;">2個月的時間里,她始終風雨無阻,六十多天如一日,把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和基本常識落實、落細、落小。
今年5月13號,離霍山直線距離僅四十公里的六安市裕安區一家影樓突發疫情,再次敲響了防“疫”警鐘。因為離得近,霍山風險系數陡增??h、鎮防疫指揮部立即按照省市要求啟動應急預案,全面排查六安返霍來霍人員,進行摸底登記,安排密接人員和次密接人員實行隔離觀察。李阿姨從新聞媒體上得知消息后,再次第一時間來到社區,主動承擔起來社區辦事人員登記、測體溫、預約疫苗接種人員等工作。半個多月來,作為編外人士,她跟社區正式人員一樣加班加點,忙得不亦樂乎,但從無半句抱怨?!八?,不僅態度好,干事也很認真?!眮淼怯浶畔⒌木用窦娂姺Q贊說。
李芳蘭曾經在基層工作四十多年,其丈夫也是一普通退休職工,因為患有心臟病,曾做過心臟支架手術。作為妻子,她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顧,并承擔起了家里的生活瑣事,讓丈夫安心養病。作為母親和婆婆,自打孫子出生后,就承擔起了帶孫子的義務,讓孩子們能夠安心工作。
對人熱心、做事細心也是李芳蘭一貫的風格。大家總是親熱地稱呼她“李大姐、李阿姨”。2010年退休后,她被文峰社區選聘為監督委員會主任。每季度社區的財務審計她都一絲不茍,認真審查;轄區低保、住房保障評議會上,她如果有意見和建議,也都直言不諱,坦誠公道,公平公正。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誰家遇到了難心事,大家也都愛向李芳蘭掏心窩、倒苦水,她也都千方百計盡心盡力幫助解決?!敖鸨y杯,不如百姓口碑?!痹诖蠹业男睦?,她就是一株可親可近、可信可愛而又馨香宜人的蘭花!